学员理论交流
快速导航

咨政报告:关于中高职教育如何为淮北市发展切实发挥服务作用的几点思考

2016-05-11 09:17:12 来源: 被阅读16126次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赵淑云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包括中高职教育和再就业教育(培训)。其中中高职教育办学宗旨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及其发展而服务。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与之相适应,才能实现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其发展。

一、淮北市中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分析

淮北市共有2所高职院校,1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在校生近14000人,中职在校生30000多人。“十二五”期间,淮北市委、市政府围绕煤电、煤化工、食品加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和新型材料六大支导产业,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职教体制机制。淮北市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了“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不断强化市级统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规划和指导全市职业教育。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淮北市职业教育局,打破部门、行业、学校之间的类型界限,对全市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统筹管理。二是推进职教资源整合,高标准规划职教园区建设第四、“奖、学、贷”等资金投入加大。如在淮北市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具有淮北市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免交学费;接受高职教育的具有淮北户籍的学生每年免学费1000元。“奖、学、贷”补贴、困难学生求职补贴力度逐年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投入就要要相应的产出。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中高职院校特别是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农民工培训、大学生培训、退伍军人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但中高职毕业生当地就业率比较低,如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的学生只占到30%,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就业,直接为本地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的比率较低。一方面政府投资培养的技能人才走出去就业,投资得不到很好的回报;另一方面本市的一些企业却因招不到的技术工人,出现“技工荒”,不得不拿出一定的成本,从外地引进技能人才。从投入-产出的关系来看,我市中高职教育在服务淮北市发展方面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二、中高职教育服务淮北经济与发展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改革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度不是很高,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是实施中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各中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合作不深,大多仅限于学生实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合作较少,合作的深度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再者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外地企业,当地企业参与较少,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单方面热情、努力,而企业关注度不高,缺乏积极性。主要原因一是职业教育对行业、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吸引和政策激励和支持;所以兴趣不高,缺乏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改革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度不是很高,没能有效地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各项需求转化为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

(二)淮北市开发区就业环境不佳

我市各大经济开发区位于城郊,为招商引资,致力于在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建设,但员工生活、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够,各项福利也跟不上,不能满足年轻学生的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层面——开展供给侧改革

1、围绕淮北市产业转型,进行专业整合 ,提高与当地行业发展切合度

当前,已进入“十三五”建设时期,淮北市要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其重要保障之一是要强化人才支撑,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各职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型煤化工、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专业改造和整合,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要认真调研,与淮北市产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着力打造适应新型煤化工、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和课程体系,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在专业建设上,各职业院校注意错位发展、突出特色,适度竞争

目前,我市2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重复建设现象,今后要从大局出发,适度竞争,形成专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主导,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我市产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就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典型事例,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偏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们热爱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2、政府出台政策,促使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1)政府主导,行业协会牵头,把规模企业组织起来,校企合作,针对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培养。(2)对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实施人才订单培养,安排一定数量中高职学生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减免和奖励、补贴政策;另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留住人才政策,如对于留在当地工作一定时间的学生在购房、买车等方面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或补贴。(3)政府在评选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时,把支持我市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安排学生就业工作做得比较好作为评选条件之一。

3、积极改善我市各大经济开发区的就业环境

我市各大经济开发区在建设上,政府不仅要致力于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改善,而且要加大投资或鼓励企业加大员工生活、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员工福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中高职学生就业。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淮北市委党校 皖ICP备11006903 技术支持:相王科技
地址: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269号 网 址:http://www.ahhbdx.com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20004号